协和4+4
这几天高强度吃瓜,虽然一直知道协和4+4的存在,但不知道招生水平这么的离谱。 我一直以为北大光华转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医学的女生只是硬件不够被4+4刷,没想到4+4是看背景收人。
澄清两点: (1)协和19、20年的时候没有上网课,20年开始线上和线下教学结合,后面有没有全面网课我不清楚,但大约是需要看地方是否静态管理(封城)。(2)学术型医学博士允许只规培一年 (应该是地区规定,上海目前也要三年)。
但这位董小姐是把火速学医的所有捷径都走了一遍,首先协和的4+4选拔没有规范化入学考试,毕业论文评审也不严格,写的是医学本科的水平,拿的是博士学位。后面卡了博士规培可以一年的bug,然后火速找到了执业医院。另外,执业医师证是通过型考核,不是选拔型考核,比较容易通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医学生培养其实更贴切于医学操作培养,并没有科学训练医学素质和对医学问题的分析探索能力,以后当不当庸医,全凭自己是否自觉,照着指南开药的都算好的,就怕利益输送胡乱治病。去肿瘤医院也是避免了很多医疗纠纷,因为病人病情都比较严重。
这让我又想起了在22年看的白色巨塔,一部写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小说,在 21 世纪初翻拍的连续剧里所讲述那些事情,仍然发生在当下。
国内医学二代三代接班非常普遍,以至于一些医院出台了不能有三代直系亲属在同一个单位的规定。当然这个规定是不是看人下菜,我就不清楚了。此外,医院已经基本完成二代交接(二代都已经到了要退休的年龄),建国76年,医院体系的世家近亲繁殖已经有三代人了。
在国内,但凡是待遇优厚的系统,没有一个不是近亲繁殖的。这种现象在国外也一样,只不过按地区划分,有的地方更明显(贫穷落后偏远地区)。
对于那些天龙人来说,最可惜的是权利和金钱可以继承,但智商无法继承。
看看“历史周期律”,我们现在循环到哪一个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