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门奇葩的课之meta-analysis
有一门奇葩的课,主要是讲述我遇到的各种各样奇葩老师或者奇葩教学内容的系列文章。是系列就意味着我遇到过不止一门课程是让我由此种想法的,并且我主观认为这些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令人堪忧。
今天要介绍的是Biostatistics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meta-analysis在国内叫做荟萃分析或元分析,是个统计方法,比较新,我从没听说过,问了统计专业的同学也不清楚 。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没有接触过的分析方法,被老师用来作为讨论课的一个专题,并让大家学习做Slide介绍。
meta-analysis(我认为)是将对同个问题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标准化,之后分析哪个结果准确可靠性高。追溯其最早的实际应用,是统计学家Karl Pearson所作的对某种疫苗有效性的检测。但meta-analysis这个东西是上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70年代才有了这个“官方”的名字。meta-analysis中的有些features的选择是主观进行的,所以我感觉这个分析的可靠性其实并不高。
说课程奇葩,主要是大家都没听说过的内容,给了1篇泛泛的综述,就让我们去做展示。整个Slide展示的过程中,有不少认识的缺陷,但是大家都没听说过,也就不好讨论出什么结果,老师呢,其实自己也没接触过这个方面,没有什么指导。既然这样,那做这个演讲展示的意义何在?纯做生物实验的学生统计知识有限,做数据分析纯用软件,meta-analysis中有许多需要自己选择定义的features,没有统计学专业同学的帮助,根本就无从上手。
简而言之:学以致用,然无了解者,何谓之学?何以用之?
(学以致用这个观点其实也有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学以致用不是不追求“理”上的问题,而是突出“用”,所学必有用。这课上的累,不过还是记住了这个分析,以后闲聊,也能让听者有“虽不明,但觉厉”的感觉 :)
)